公益周刊:換位思考讓無障礙環(huán)境更顯人性光輝
坐在輪椅上也能抓到門把手,。
辦公室空間很大,方便坐輪椅者活動,。
欄桿讓行動不便者如廁時有了幫手,。
電梯按鍵上刻有盲文,。
勾特/漫畫
跨版文字 晶報記者 李妍琦
無障礙設施是方便全體公民參與社會活動的公益性福利設施,也是城市文明進步的標志,。在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即將來臨之際,,記者對深圳無障礙設施進行了實地體驗并對相關機構和人士進行了采訪,雖然深圳無障礙設施建設工作進行了多方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與國際化城市應有功能和形象相比,無障礙環(huán)境的建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透過采訪,,記者真切地感受到,營造無障礙環(huán)境,,靠的是相關部門和所有市民能“換位思考”,,以“將心比心”以人為本的理念推進無障礙環(huán)境的進一步完善。唯此,,才能進一步彰顯并提升我們這座城市文明的高度并體現(xiàn)城市關愛的溫度,。
狀現(xiàn)
我市盲道建設已達300公里
來自權威部門的數(shù)據(jù)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市軌道交通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投入資金達9億元,,5條地鐵線的每個站點都建設了無障礙設施,相關設施和服務均比較完善,。
近年來,,我市在新建和改建的130多公里城市道路中,也都全部鋪設了盲道,、緣石坡道和輪椅坡道,;新建的公共建筑物基本建設了無障礙設施。機場,、碼頭,、地鐵、火車站、汽車站,、海關聯(lián)檢大樓,、大型商場、圖書館,、大劇院,、音樂廳、青少年宮,、會展中心,、市民中心等公共建筑都設置了較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和無障礙標志。蓮花山,、筆架山等20多個全市主要的市政公園都陸續(xù)建設成為了無障礙市政公園,,全市有無障礙公廁600多個。各大酒店建有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客房和洗手間,。旅游區(qū)除在設計上保證殘疾人能觀賞到主要景點外,,還備有輪椅等設備。全市新建的住宅區(qū)都有無障礙設施,,一些老的住宅區(qū)也進行了無障礙的改造,。
市殘聯(lián)副理事長黃蘇寧向記者介紹,今年以來,,市殘聯(lián)就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事項與市交有關部門加強了協(xié)調(diào)溝通工作,,加大力度推進無障礙公共交通建設:一是大力推進無障礙導盲系統(tǒng)建設,目前已在17路,、K302路,、309路、387路等4條公交線路安裝了無障礙導盲系統(tǒng),,擬于12月3日無障礙環(huán)境宣傳日組織盲人體驗,;二是與無障礙出租車的相關企業(yè)加強協(xié)調(diào)溝通,爭取盡快推動無障礙的士上路,;三是落實在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大樓前設立公交站點,,方便殘疾人出行。
我市還開通了無障礙公共交通線路,,已有25輛無障礙公共巴士投入運行,。這種低地板無障礙大巴的后門是無臺階式設計,司機??繒r可根據(jù)站臺的高低情況,,讓車輛底部的氣墊靈活地降低車身與地面的高度,形成一個平滑無阻的通道,,讓殘疾人輪椅和行動不便的老人無需攙扶地從路面順利進入大巴內(nèi),。車上還專門有放輪椅的空間,,輪椅可用安全帶固定,還安有防撞膠墊,、緊急停車按鈕等相關裝置,。
深圳地鐵在一期規(guī)劃設計時,采納市殘聯(lián)意見,,追加1億多元增設了盲道,、輪椅坡道、無障礙公廁,、無障礙垂直電梯,、無障礙專用通道、電子顯示屏,、殘疾人導向標識等各種無障礙設施,,車廂內(nèi)設有語言報站系統(tǒng)和圖文顯示系統(tǒng),每節(jié)車廂里,,也專門設置了輪椅位,方便殘疾人等弱勢人群搭乘地鐵,。
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市新建和改建的主要干道,、城市中心區(qū)道路,、廣場、步行街的人行道均鋪設了盲道,,總長度達300多公里,。大部分主要路口設置了方便殘疾人通行的坡道,部分主要路口,、人行橫道設置了與紅綠燈同步的過街音響提示裝置和蜂鳴器,。
體驗
彈
地鐵無障礙設施有缺憾
近日,記者走訪了購物公園,、會展中心,、華強路、大劇院,、崗廈,、老街、羅湖等7個地鐵站,,發(fā)現(xiàn)地鐵站的無障礙設施在設置上存在不少可以完善提升的地方,。
記者在上述地點采訪時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地鐵入口都有兩到四級臺階,,而沒有供輪椅上下的通道,,這樣的設計對于肢體殘疾人士而言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很多站點,尤其是深南路各站,,如華強路站,、大劇院站等,只有主干線單方向的直升電梯,,殘疾人坐著輪椅很難過到馬路對面,。另外,有些站點的直梯不能從售票大廳直達地面,;有些地鐵站,,如崗廈站、老街站,、大劇院站的直梯不能使用,,肢體殘疾人只有上手扶電梯或者請工作人員背上背下;很多地鐵站點雖然有直梯到地面,,但是因為出口處有臺階,,沒有輪椅通道導致輪椅無法通行,如購物公園站,、會展中心站,、華強路站等。
另外地鐵的所有手扶電梯都沒有完善語音提示,,盲人無法辨別電梯運行方向,。在香港地鐵,盲人可以根據(jù)語音來辨別電梯方向,,如‘嘟嘟’聲表示電梯上行,,‘噠噠噠噠’聲表示電梯下行,但深圳地鐵沒有這方面的提示,。
在地鐵站內(nèi),,盲道的覆蓋率不高,例如每個地鐵站的盲道只通向單一的一個出站口,,盲人想去其他出站口卻沒有盲道指引,;盲人乘地鐵順著盲道走到閘機口卻不能使用殘疾人專用卡,必須另找特殊通道進出站,,而特殊通道沒有盲道指引,;部分地鐵站出現(xiàn)設備占用盲道現(xiàn)象,有些盲道因為排水問題被中途截斷,。
細節(jié)不完善降低設施效率
周莉的小孩今年10歲,,因為一次意外導致左腿截肢,出門要用輪椅,。每次帶小孩去坐地鐵,,令他們苦惱的是,,在地面出口沒有直升梯的指示牌,他們常常推著輪椅兜轉了很久卻找不到直升梯所在的入站口,。周莉告訴記者,,無障礙廁所的問題比較嚴重,蛇口線很難找到一間啟用的無障礙廁所,,羅寶線和龍華線不少站點的無障礙廁所被占作他用,,衛(wèi)生狀況也令人堪憂。在羅寶線與龍華線已開通的路段中,,老街站,、購物公園站沒有設置無障礙廁所。
周莉經(jīng)常帶小孩去市民中心附近和一些美術館去玩,,一方面是帶小孩融入社會陶冶性情,,更大原因是在無障礙坡道建設方面,目前大型公共場所如深圳博物館,、深圳圖書館,、關山月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前都具有足夠輪椅通行的通道,,主干道的路沿也基本做到了斜坡覆蓋,。然而在一些老舊的小區(qū)內(nèi),斜坡的覆蓋率仍然不夠理想,,還有不少斜坡變成了單車的暫時停放點。
贊
深圳殘疾人服務中心最完善
采訪中,,盲人羅珊對深圳殘疾人服務中心的無障礙設施多有贊賞,。她說,深圳殘疾人服務中心位于梅林,,總建筑面積超過1.6萬平方米,。中心在建設過程中,嚴格按照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標準設計施工,,以殘疾人為本,,從建設理念到技術手段,都細致入微地考慮了各類殘障人士工作活動要求,,設置了自動門與感應自動開關門,,體現(xiàn)并營造了全方位的無障礙環(huán)境。羅珊表示自己在中心上班,,感到非常幸福,,因為她可以無憂地在在大樓內(nèi)自由行走,這里的無障礙設施,,是他她所見深圳目前最完善的(見下圖),。
業(yè)界聲音
要加快立法才能滿足需求
市政協(xié)委員謝頻
在2007年2月召開的福田區(qū)政協(xié)三屆二次會議上,,區(qū)政協(xié)委員鄭有為等建議,在蓮花山公園配置電瓶車,,方便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能輕松登頂觀光,滿足人們瞻仰偉人,、眺望中心區(qū)美景,、感受深圳建設成就的愿望。隨后,,這個非?!叭诵曰钡奶岚福滞ㄟ^轄區(qū)市政協(xié)委員謝頻提交到市政協(xié)四屆三次會議,。
市城管局對該提案非常重視,,很快為蓮花山公園配置了一輛電瓶車,定于每周二上午9∶30至11∶30,下午2∶30至5∶00,在管理處門口候車,,免費接送行動不便的老人,、傷殘人士登頂。蓮花山公園管理處還成立了黨員志愿服務隊,,輪流義務服務,。
市政協(xié)委員謝頻回憶起數(shù)年前的這個提案,印象還是非常深刻:“我數(shù)年來在基層,,與殘疾人接觸比較多,,我能理解他們的心聲。殘疾人需要的不關是物質層面的幫助,,精神層面的關懷才更重要,。為了提案效果,我還特地陪一群殘友去游玩,,到山頂時候不少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幾年,深圳的無障礙環(huán)境已經(jīng)進步多了,,但由于立法等方面的滯后,,按國家規(guī)定實施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執(zhí)行力度還顯不夠?!?/p>
無障礙通行關乎所有人
深圳市鄭衛(wèi)寧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曾偉
無障礙的理念,,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價值與尊嚴,,從人的需要出發(fā),,建造無障礙的環(huán)境,是給每一個人的關懷,。無障礙不只是殘疾人的事,,是每一個人的事,,無障礙的實質是以人為本。人人都會有生老病死,,在某個階段中,,人人都有無障礙的需求。比如坡道,,年青力壯的小伙子,,拉著有筆記本電腦的拖包,所經(jīng)的小區(qū)樓道,,也需要無障礙的坡道,。
殘友模式中突出的一點,就是無障礙生活保障,,這在無障礙通行的要求上更進了一層,。殘友集團為不同殘疾需求的人,全部提供無障礙的生活環(huán)境及相應需求,,使得在無障礙環(huán)境不具備的中國(包括最好的城市都沒有完整的無障礙)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使得無論多么嚴重的殘疾人都可以首先有了一個基本的平臺——沒有障礙的平等參與工作的環(huán)境。
部門建議
建議市政府召開
聯(lián)席會議促各單位履行職責
深圳市殘聯(lián)副理事長 黃蘇寧
由于《深圳市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條例》剛剛頒布實施一年多,,加上相關渠道對《條例》及《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的宣傳力度仍然不夠,,多數(shù)市民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的意識仍比較薄弱。我市部分道路的公交,、地鐵站點,,配套的無障礙設施仍然存在不少缺陷:絕大部分人行天橋、過街地道沒有輪椅坡道和盲道,,有的甚至設置了非常陡斜的階梯,,輪椅人士和肢體殘疾人根本無法通行;不少道路在盲道鋪設時沒有避開水管,、路燈桿、污水井蓋及通訊電纜井蓋等障礙物,,盲道被報刊亭或簡易售貨攤占用現(xiàn)象嚴重,,多數(shù)紅綠燈路口沒有安裝蜂鳴器等過街警示裝置,對盲人的過街和通行造成極大不便,。不少公共場所的無障礙電梯少開甚至不開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衛(wèi)生間,除蓮花山頂,、市圖書館等處的符合要求外,,其他多數(shù)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衛(wèi)生間均不符合要求,有的沒有安裝扶手,,有的門口太窄輪椅無法進入,,有的干脆當倉庫用,。
目前,我市除部分政府機關辦公場所和個別商場,、醫(yī)院,、酒店按《條例》規(guī)定設置有殘疾人專用停車位外,多數(shù)上述場所都未按要求設置,。同時,,停車場內(nèi)的殘疾人專用停車位被占用的現(xiàn)象也比較普遍?;蕧徔诎逗蜕钲谑兄嗅t(yī)院,,均未設置殘疾人專用停車位。
建議由市政府牽頭,,定期召開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聯(lián)席會議,,促使各相關單位認真履行《條例》所規(guī)定的職責。針對一部分舊的市政道路和舊建筑物無障礙設施缺乏或不規(guī)范的狀況,,將無障礙建設納入舊道路和建筑物的改造計劃中,,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對舊建筑物和道路的無障礙設施改造正是目前急需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要邀請殘疾人參與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例如在新修訂的《深圳市政府投資交通建設項目管理模式》中增加有關“工程交(竣)工驗收時聽取殘疾人代表的試用意見”的條款,。對于違反《條例》行為的單位和個人,交通運輸委,、城管,、交警等部門要加大宣傳、管理和執(zhí)法力度,,嚴厲打擊占用無障礙設施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
專家解讀
以人為本是基本理念
深圳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
王為理
無障礙環(huán)境程度是衡量一座城市社會建設的硬指標之一。殘疾人,、老年人,、病弱人士的實際需求,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國際化,、現(xiàn)代城市所必須考慮的。深圳作為一座年輕城市,,在建設過程中更要把無障礙環(huán)境營造作為一項硬任務來看,。另外,這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種體現(xiàn)。社會經(jīng)濟實力強大了,,更要注重人性關懷,。“為人為本”的出發(fā)點,,反應了人性光輝,,也是城市人文細節(jié)的組成部分。
在無障礙環(huán)境的建設和改良方面,,首先政府要重視并加大投入,,從而進一步引導社會力量、普通市民來參與這項事務,。再者,,執(zhí)行人員要有好的規(guī)劃意識,不能“為建而建”,,要聽取相關人士的真實意見和體驗結果,,把公共場所和空間的無障礙通行做好。在維護方面,,需要全社會一起行動起來,,企業(yè)和個人在平常不能貪圖一時方便而制造人為障礙。媒體也要做好宣傳,,提升市民文明修養(yǎng)和人文關懷的意識,,把無障礙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實際運用廣而告之,正確引導全社會合理使用資源,。
編輯:鄭創(chuàng)彬
相關新聞
- 30位獲獎者事跡簡介(19 11:39:47)
- “感動你的白衣天使”名單出爐(19 11:35:00)
- 2012“職場超越” 高峰論壇(11 13:39:25)
- 有幸福感的員工更富創(chuàng)造力(11 10:59:44)
- 園丁工作坊帶來“心”關愛(11 10: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