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師支教”:深圳的愛心名片
2011-01-12 來源: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 【字號:大 中 小】
最近,,20多歲的深圳小伙子吳宗壑,,圓滿結束了一個學期的支教生活,依依不舍地與四川阿壩紅原中學的學生話別,,踏上了返鄉(xiāng)的旅程,。
這名畢業(yè)于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年輕大學生對于這段特殊經歷,有著切身的感悟:“在阿壩紅原支教,,我?guī)缀趺刻於际斋@著感動,。支教經歷雖然短暫,可它令我對人生理想和社會責任有了更深的認識,,山區(qū)支教成為我人生的一筆精神財富,!”
與吳宗壑一樣,參加第九批深圳“募師支教”行動的40多名志愿者,,遠赴青海,、四川、江西和廣東湛江等地的20多所鄉(xiāng)村學校支教,。他們在山區(qū)教書育人,,傳承薪火,播種希望,,贏得了當地干部群眾的廣泛贊譽,。
至此,深圳“募師支教”行動已走過了5年的愛心歷程,。其規(guī)模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廣,成為全國著名的扶貧支教品牌項目,,成為了深圳的“愛心名片”,。去年12月,“募師支教”行動被列為“廣東省社會組織扶貧創(chuàng)新五大模式”之一,。
從2006年初的5名志愿者,,到9批共計400多名志愿者,5年多來,,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參加深圳“募師支教”行動,,加入到這場愛心與知識的“大接力”?!澳紟熤Ы獭敝驹刚邚纳钲诔霭l(fā),,隊伍越來越壯大,,愛心足跡更是遍及全國廣闊的山區(qū)、鄉(xiāng)村,。志愿者們用青春,、愛心與責任,詮釋了深圳“關愛·感恩·回報”的城市精神,。
2006年4月3日,,由5名志愿者組成的首批深圳“募師支教”團隊,從深圳出發(fā),,奔赴湖南常寧塔山瑤鄉(xiāng),,開始了為期15個月的支教生活。
這是從全國各地近百名報名者中經過層層篩選脫穎而出的一支精干團隊,,53歲的曹書康老師最為年長,,曾長期擔任小學校長,年齡最小的女導游李櫻櫻才23歲,,走出大學校門還不到一年,。在偏遠、落后,、閉塞,、高寒的瑤鄉(xiāng)大山,5名深圳支教志愿者勤勉,、敬業(yè),、堅毅、質樸,,贏得了當地師生和干部群眾的廣泛贊譽,。李櫻櫻被湖南省衡陽市政府授予“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稱號,她是衡陽市第一個獲此殊榮的支教志愿者,。同年,,她成為2006年央視“感動中國”候選人。
如果說首批5人支教隊伍略顯單薄的話,,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下,,同年9月,當第二批“募師支教”志愿者啟程時,,志愿者隊伍已發(fā)展到17人,。
在這支17人的支教團隊里,不僅有剛當選為“全國百名優(yōu)秀志愿者”的孫影,,還有許多令人敬佩的普通志愿者:把手下數家企業(yè)委托他人打理,,堅持赴貴州山區(qū)支教的深圳企業(yè)家李明鑄,為了實現支教夢想而推延婚期,、拎只行李箱只身南下的北京女孩兒盧懌,,為了支教而辭去廣東電力部門優(yōu)越工作的山東女孩張寧……
2007年3月,當第三批深圳“募師支教”行動啟動時,,支教志愿者的隊伍已擴大到50人,。
隨著深圳“募師支教”行動的影響越來越大,志愿者隊伍也日益呈現知識結構高,、參與面廣,、年輕化突出等顯著特點。
在去年3月第八批“募師支教”志愿者中,,有一位請假赴江西支教的年輕海歸女碩士,,她的名字叫謝韓亞妮。2006年,,她赴法國留學,,2008年學成歸國后,在深圳高級技工學校任職,。剛回國時,,她曾申請報名參加“募師支教”活動,未能如愿,。當第八批“募師支教”行動啟動時,,她在第一時間報了名,在校領導的支持下,,最終如愿以償,。
劉小東是一位香港居民,2007年8月,,她辭去香港私家醫(yī)生助理的工作,,報名參加了第四批“募師支教”行動,并且還選擇了條件艱苦的四川北川藏羌山寨支教,。支教結束后僅4個月,,那里便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她牽掛著災區(qū)的孩子們,。于是,,她再次報名參加“募師支教”行動,被分配到甘肅隴南地震災區(qū),,在那里又堅守了一個學期,。
“募師支教”行動開展5年來,涌現出許多與九赴貴州支教志愿者孫影一樣的“堅守者”,。在去年9月啟程的第九批45名志愿者中,,有22人參與“募師支教”活動至少兩次以上。目前正在四川阿壩紅原縣支教的黃光華,,先后四次參與募師支教行動,,為了他鐘愛的支教事業(yè),,這個質樸、善良,、可愛的江西小伙子,,30歲了還無暇尋找自己人生的另一半。雷炳村也是一名參與過四次“募師支教”行動的“元老級”志愿者,。在貴州大山深處,,在授課之余,他協(xié)助孫影進行當地貧困生調查,,20多個貧困生家庭,,每找一戶都要翻山越嶺,他完成了這項艱辛的工作,。
正是無數不圖名利,、不求回報的志愿者們,用無言的足跡,,把深圳“募師支教”行動的深遠意義一點點發(fā)揚光大,。
“紅原是一片紅色的土地,這里是當年紅軍長征翻越過的雪山草地,。我們這里迫切需要更多的老師,,我們盼望深圳募師支教行動能夠派來更多的支教志愿者?!比ツ辏乖拢等?,當本報記者隨同5名支教志愿者來到海拔3500米的四川阿壩紅原縣時,該縣教育局黨組書記李基康向記者發(fā)出急切的請求,。
幾乎與此同時,,在相隔數千里之外,地處青海,、甘肅與新疆交界處的青海大柴旦馬海哈薩克民族學校,,全校80多名哈薩克族少年兒童歡呼雀躍。因為強清科與周升志兩名深圳支教志愿者的到來,,使他們中斷很久的普通話課終于可以進行下去了,。
回首“募師支教”行動走過的5年歷程,清晰可見她的愛心足跡正在不斷地擴展,、延伸,。
編輯:鄭創(chuàng)彬
相關新聞
- 公益深交會鄭衛(wèi)寧:把殘疾人的吃喝拉撒管起來(07 11:27:47)
- 一起重溫手帕的馨香 患了乳腺癌也可活得精彩(07 11:19:04)
- 兩名深圳高中生發(fā)起成立“我生日我慈善”基金(07 11:14:40)
- 高山上感動:深圳募師支教首進貴州遵義赤水(07 10:54:27)
- 請您推薦深圳“最具愛心家庭”(04 08: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