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如花的生命(自殺)
2009-01-21 14:35 來源:深圳新聞網 【字號:大 中 小】
[說事一] 新年的第一天,當五一班的同學還沉浸在新學年的喜悅中,卻沒有了亮亮的身影,,原來亮亮在一次與家長爭吵后選擇了自殺,這讓父母幾乎悲痛欲絕,。亮亮的父親是一位司機,,工作不定時,,經常出車在外。
母親在一家電子廠工早出晚歸,。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少,,父母反映亮亮在家里,,性格急躁,學習成績也不好,,不順心時常常惹事,。媽媽為了穩(wěn)住孩子的情緒,常用物質來獎勵激他“聽話” 父親似乎更急,,常常對于孩子所犯的錯,,以打罵來解決。
父子關系緊張,,溝通困難,。有一次,接孩子時,,同學告狀,,亮亮作業(yè)沒完成,還淘氣,?;氐郊依铮职诌叴蜻呎f:“天天讓別人告狀,,打死你算了,!” 亮亮表現(xiàn)出反叛的性格,當時就說:“你們看我不順眼,,我不要活了,!”父親為此感到震驚。沒想到不久亮亮就走上了不歸路,。
[心理點評]
1,、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因原因沒有精力和時間管孩子,他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缺乏親子之間的感情溝通,。但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特別是父親,,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稍有不滿,輕則責罵,,重則大打出手,,并說出一些過激的言語,刺激孩子,。對孩子來說,,他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但得到的卻是壓制,,這些壓力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了陰影,,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并沒有真正服從父母的管教,,甚至產生自殺的心理傾向。
2,、有的孩子從農村來到城市心理落差很大,,異常敏感和自卑,而遇到什么不快或者委屈,,他們多數(shù)寧愿憋在心里,,或者自己尋找方式發(fā)泄,也“不敢跟父母講”,,原因“講不出來,,就是不敢”。消極的情緒無處發(fā)泄,,極端情況下就會釀成嚴重的后果,。
?3、來自家庭,、學校,、同學的壓力,使青少年形成單一的價值心理,,普遍認為只要學習好就一好百好,,其他都不重要。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壓力之下容易引發(fā)逆反,、厭學心理等,,都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心理應對]
1,、少年兒童心理危機常會跟生活不習慣,、學習成績差及家庭和人際關系不和諧有關。他們需要家庭的溫暖,,特別是當他們面對人生的困境時,。這就要求家長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并加強跟學校老師的溝通,。對于學齡期的孩子每周做到跟孩子談心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2,、家長應幫助兒童提高心理素質。兒童自尊心,、榮譽感都很強,,遇到挫折時往往因不能適當應付而導致自殺,這是他們認知不成熟造成的,,讓孩子懂得,,在遇到心理刺激時應用正確的應付方式而不是只想到“死”,使他們學會取得別人幫助的方法,。一旦發(fā)現(xiàn)有自殺傾向,,就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幫助他們消除自殺心理,,增強其能力感,,恢復自信心和生存價值感,正確地對待人生與社會,,使其自殺傾向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中,。
3、父母常犯的失誤就是還沒有思考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時,,就加以否定,。這樣抹殺孩子的需 求并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反之若孩子是對的,,父母要虛心接受,,若孩子看法有偏差,則大可不必認同,。
4,、如果孩子與家長發(fā)生矛盾,孩子賭氣,,這個時候家長就不要去做刺激到孩子的事,,如果當 時不知道怎么做,那么什么也不做,,讓孩子情緒冷靜一下可能會是件好事,;父母生氣時,稍微做幾分鐘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緩解一下,,冷靜下來,就事論事,,不翻舊帳,,不做人身攻擊。讓孩子從內心感受到“即使是家長批評我,,也是愛我”,。
5、家長再忙也要抽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知道家長雖然很忙,,仍然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讓他 們擁有安全感,。例如應利用假日共同出游,,陪孩子出去散步,,游玩。一方面可以增進親子關系,,又可使孩子有良好的心境,。
編輯:Jenny Du
相關新聞
- 關愛大篷車開進了水田小學(26 16:33:41)
- 關愛大篷車進可園公益講座(26 16:07:44)
- 關愛大篷車少兒系列講座(26 15:38:34)
- 珍惜如花的生命(自殺)(21 14:35:49)
- 情緒-調節(jié)面對面(厭學-小學生不良學習行為矯正)(21 14:31:11)